大家应该明确了,越想做好往往越做不好,越想要什么往往越没有什么,这就是生活的真谛。当然,我强调这些,不是要表现我多么有哲学素养,咱们的目的只有一个——了解规律,顺势而为。怎么顺势而为呢?不关注这个结果,把注意力转移不就行了吗?!简单不简单?太简单了。
但是,这话说着容易,要真正做起来,却不那么简单。我们成年人之所以纠结郁闷,是因为我们和小孩子不一样。在大多数情况下小孩子做不好事是因为不懂规则、不懂道理。而大多数情况下成年人做不好事往往是因为在道理和行为之间存在着脱节的现象。也就是说,道理大家都认可,可真正能把道理不折不扣地转化为行动的,却是少数人。所以我们才会经常听到诸如此类的话:“道理我都懂,但我就是做不到,你说怎么办吧?”我只能很无奈地说,如果真的是这样,那神仙也帮不了你。大哲学家萨特曾经说过一句话,他说:“是懦夫使自己变成懦夫,是英雄把自己变成英雄!”同样,成就你自己、改变你自己命运的,也只能是你自己!只有我们认同了这个观点,发自内心地要去改变,我们才能谈到如何做的问题。下面,我给大家介绍帮助我们转移注意力的两个小方法。
第一个方法——填充法。
一个人有大把大把的闲暇时间的时候,是最容易胡思乱想的时候。你一旦闲下来,无事可做了,思想就会“开小差”,就会自觉不自觉地想:“我一定要讲好啊,一定不能出差错啊!”所以,我建议大家在竞聘演讲之前不要给自己留太多的“空白时间”,不给思想开小差的机会。
前面提到的杨利伟的例子,心理训练师刘芳就告诉他,一定要把“谁第一个上”这类问题尽量抛开,而把心理能量集中到该掌握的航天知识和技能上。同样的道理,咱们也要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对竞聘的准备上,多学习、多搜集材料、写好稿子、背好稿子、反复练习,当我们全身心地投入到这些事的时候,对结果的关注就会相对淡化。而且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让你心里更有底。咱们做个类比。假设你是一个“月光族”,可巧这个月到月底的时候,你女朋友要去吃大餐,你不能不答应啊,不答应不是找倒霉吗?那你兜里揣着有数的几张钞票,坐在优雅的餐厅里吃牛排,你是不是总得嘀咕着我这钱够不够结账啊?相反,你拿着一张一百万的卡,你又是什么心理?你会很潇洒啊,吃顿牛排算什么?没准一高兴还送个钻戒呢。这说明你心里越有底,你就越坦然,就越不紧张!那么,当我们把自己的闲暇时间都用来做准备的时候,随着准备得越来越充分,你的底气越足就越不紧张,所以,填充你的闲暇时间和演讲成功之间,实际上是一个良性的循环,是互相促进的。
竞聘演讲,事关前途。找竞聘演讲专家,定制竞聘稿,为竞聘成功保个险!如需写稿,请咨询右边的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