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聘演讲轻松过关》

竞聘演讲时你自卑了?劣势利用法帮你忙。

第三节  优劣就在一念间——劣势利用法

克服竞聘演讲紧张恐惧的第三种方法是“劣势利用法”。什么是“劣势利用法”呢?顾名思义,就是变劣势为优势,化不利为有利。

我辅导过不少参加竞聘的朋友,他们之所以对竞聘演讲心存恐惧,还真的不是因为没有准备,即使事先准备得很充分了,他们还是会非常紧张,而且这种紧张是根深蒂固、深入骨髓的。有的朋友曾经非常痛苦地跟我讲,说他一想起要竞聘演讲就吃不好、睡不香,别提多焦虑了,甚至都怕自己会得抑郁症。为什么会这样呢?我分析了一下,根源就在于他们内心深处有挥之不去的阴影,这个阴影就是他们紧张恐惧心理的引爆点。那这个阴影是什么呢?——自卑!因为自卑就不自信,因为不自信就惶恐,因为惶恐演讲的时候就发挥不好,这都是有连带关系的。只有克服了自卑心理,使内心强大起来,才有可能在竞聘中有一个比较好的表现。

要想克服自卑心理,咱们首先就要弄清楚我们为什么会自卑,找到病根才能对症下药。造成人们自卑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具体到竞聘演讲,我分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第一,出身草根。

相信大部分朋友对“富二代”、“农二代”、“工二代”这些词语并不陌生,这些都是象征人们出身的指代性词语。和那些含着金汤匙出生,占尽资源优势的人相比,出身草根的人更容易产生自卑心理,这就是心理学家所说的因身份地位而引发的自卑。 

在2007年9月3日出版的《石狮日报》上有一篇《曾自卑过的名人》的文章。文中提到,央视名嘴白岩松当年刚上大学时,就因为邻座的女生问了一句:“你从哪里来?”使得他一个学期都不敢和这个女生说话。因为,“你从哪里来”是白岩松最忌讳的话题,他来自北方小镇,在他的逻辑中来自小镇就意味着没见过世面,这是他的心结。

在我辅导过的众多竞聘者中,有一个小伙子也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这个小伙子外形俊朗,能力很强,工作表现相当不错,应该说是非常具有竞争优势的。但是,在我为他做模拟演讲辅导的时候,我发现他只要一上台说话就结巴,一下来又没事了,这是典型的紧张恐惧的表现。我就问他:“你各方面条件都不错,你担心什么?紧张什么呢?”这个小伙子半吞半吐地告诉我,自己是山里孩子,父母都是农民,而参加竞聘的其他同事,很多人都有非常好的背景,有的是“海归”,有的人的父母是领导干部,和他们相比,自己觉得底气不足,获胜的希望非常渺茫,所以就不由自主地紧张。当然,后来在我的指导下他克服了这种情绪,在竞聘中表现得相当出色。 

第二,相貌平平。

心理学家发现了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相貌出众的人比起常人会更加自信一些。其实,这也很好理解。大家想啊,一个孩子如果长得漂亮,那么肯定会特别惹人喜爱,得到别人的表扬夸奖就多,那么他们长大以后,性格中自信的成分就会很突出。相反,那些长得不太好看的,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孩子,从小得到的表扬夸奖相对要少,那么长大以后性格中自信的成分也就少。这是我们讲的心理层面。

再从现实层面分析,如果一个竞聘者长得仪表堂堂、玉树临风,那么他站在台上是一种什么感觉啊?那是被欣赏的愉悦感,自我感觉相当良好!相反,一个人如果站在台上还在担心听众会不会笑我长得矮啊,会不会说我长得丑啊,会不会嫌我的声音太难听啊……那么我们想想,他此刻是一种什么感觉?那是被审视的局促感,这个感觉可不好受,观众的目光落在他身上如芒在背,他不紧张谁紧张呢? 

第三,条件勉强。

竞聘是多数人群体参与的活动,但竞聘的结果只能是少数人甚至只有一个人胜出。也就是说,在竞聘的过程中,大部分人都是“分母”,只有极少数出类拔萃的人才能脱颖而出,成为大家都羡慕的那个“分子”——“广种薄收”是竞聘活动最为显著特点。也正是基于这一点,所以,不是所有参加竞聘的人条件都是十分优秀的,只要符合入门条件,就有参与的资格。举个例子,比如,对于竞聘者学历的要求,现在一般用人单位规定的基本是大本及以上学历,这是一个硬性规定。那么如果你是本科毕业,你仅仅是符合条件而已,在硕士、博士毕业的竞争对手面前,你会不会觉得底气不足啊?再比如,竞聘条件要求要有至少五年的工作经验,你刚刚够五年,和那些有七八年甚至十多年经验的人相比,你们也不是一个重量级的。那么,所有这些条件上的勉勉强强,不占优势,就使得我们站在台上不是那么信心满满,气宇轩昂,换句话说我们有点“发怯”,你这一“发怯”当然就紧张了。

我们说,正是这些蛰伏在我们内心深处的或许我们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自卑感,像毒蛇一样吞噬着我们脆弱的神经,使我们的竞聘演讲如炼狱般痛苦。

竞聘演讲,事关前途。找竞聘演讲专家,定制竞聘稿,为竞聘成功保个险!如需写稿,请咨询右边的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