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聘演讲轻松过关》

竞聘演讲的两大认识误区

第三章  演绎独具风采的两种语言 

有了好的演讲稿件,还需要好的演讲呈现,也就是说在竞聘演讲的时候把稿子讲出来,这就牵扯到其他两种语言了,一是有声语言,二是态势语言。有声语言指的是声音,声音要做到有节奏,有感染力。态势语言也叫肢体语言,站姿、目光语、手势,等等。态势语要做到收放自如、落落大方。

第一节   有声语言——让文字飞扬 

富有感染力的声音,可以把精彩的稿子演绎得更加异彩纷呈,甚至还可以把不太精彩的稿子讲得引人入胜。声音能使平面化的讲稿立体起来、鲜活起来,声音如同翅膀,可以使文字飞扬。

说到声音,我们有必要先澄清两个认识上的误区。 

第一个误区:声音不好听影响演讲效果。

恐怕大部分朋友都有这样的想法。这个想法对吗?我认为,这个想法是不对的。每个人的音质不一样,有的高亮、有的低沉、有的清脆、有的沙哑……这是天生的,是不好改变的。但是,对于演讲者来说,嗓音只是他们传递思想的一个介质,演讲者不用像歌唱演员那样靠嗓音吃饭。声音不好听,可能会对演讲产生一些不利的影响,但这些影响完全可以通过演讲者在其它方面的出色表现去抵消,去弥补,这并不是什么致命的问题。美国前总统亚伯罕姆·林肯嗓音沙哑,英国前首相温斯顿·丘吉尔说话口吃,但这并不妨碍他们成为优秀的政治家和卓越的演讲家。 

第二个误区:不会讲普通话影响演讲效果。

这个想法就更杞人忧天了。如果演讲者地方口音特别重,叽哩呱拉地别人根本听不懂,那肯定会影响到听众对演讲内容的理解,进而影响到演讲的总体效果。但是现在的实际情况是,满嘴家乡话,普通话一句也不会说的人是少之又少的,讲普通话对绝大多数朋友来说已经不是什么难事了,“我们是普通人,所以我们会说普通话。”

确切地说,大部分人所谓的不会讲普通话,实际上指的是普通话不够标准。这是不足虑的。因为,我们只是在演讲,我们不是播音员,不是主持人,更不是在参加普通话的等级考试,评委和听众主要要听的是你的观点、见解和主张,而不是评判你普通话是不是标准。所以,在竞聘演讲时,能说一口流利的、标准的普通话当然是最好的,如果不能,只要保证听众听得懂就可以。我们甚至可以这样理解,只要是听众能听懂的,就是符合标准的。新东方的俞敏洪、阿里巴巴的马云,他们的普通话都不标准,但这并不影响他们在讲台上倾倒众生。 

澄清了上述认识,我们再来看看,竞聘演讲对声音有哪些硬性要求。我个人认为,竞聘演讲在有声语言方面,从总体上讲要做到十二个字,即“表述清楚、抑扬顿挫、感情适度”。具体来说,演讲者要做好以下五件事: 

竞聘演讲,事关前途。找竞聘演讲专家,定制竞聘稿,为竞聘成功保个险!如需写稿,请咨询右边的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