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控制语速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有这么几句我特别喜欢:“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琵琶声一会儿如狂风暴雨,一会儿如窃窃私语,或急或徐,节奏变幻,妙不可言。诗人虽然描写的是音乐,但这也是我们在竞聘演讲中把握语速的绝好范本。
变换语速是使演讲引人入胜的重要手段之一。我们看那些演讲高手,他们的演讲之所以能感染成千上万的听众,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他们能很好地驾驭语速,能通过语速快与慢的巧妙变化和完美衔接,酣畅淋漓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引爆听众的情绪。我经常说,只要演讲者配合着演讲稿的感情色彩,稍微注意一下语速的变换,演讲的实际效果和感染力就能上一个台阶。
这是咱们从理论层面上分析,具体到演讲实际,我们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判断自己的语速是快还是慢?
语速有没有一个具体的衡量标准呢?标准是有的。所谓语速,指的就是人们讲话的速度,语速通常用平均一分钟内所讲的字数来表示。在一般情况下,人们的语速是平均每分钟180到220字之间。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我们经常看《新闻联播》,据测算,《新闻联播》老一代播音员的平均语速一般是每分钟220到240个字,现在一般是每分钟300字左右。有了这个参照,我想大家对语速就会有一个比较感性的认识了。
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说话偏快,有的人说话偏慢,在语速上会有所差异。如果你想知道自己的语速究竟是多少,可以找一篇议论性的稿件或者找一篇新闻稿,不需要太长,一般2000字左右就可以。然后你用自己习惯的语速开始朗读这篇文章,并计时。大家一定要注意,在朗读的时候越自然越随意越好,千万不要有意识地去加快或者放慢语速。读完以后,用你所朗读文章的总字数,除以所用的时间,得出来的就是你的平均语速。
做完这个小测试,相信绝大多数朋友都会非常高兴。因为,在这种情况下测试语速,绝大多数人得出的数值都在正常值范围之内。但是,大家不要高兴太早,要知道这只是我们在常态下的正常语速,好多人一走上演讲台,从开口说第一个字开始,就不是这个语速了。那么,在演讲状态下人们的语速又会是怎样的情况呢?有两种可能:
一种可能是演讲语速明显快于正常语速。大家一定要弄清楚,我现在所说的“快”,并不是咱们前面讲的有快有慢的那个“快”,而是一味地快,从始至终都是快速度。甚至有的人在开始演讲时语速本来已经很快了,随着演讲的推进更是越说越快,都不给自己留喘气的机会,对自己那叫一个狠。初次登台演讲或者登台次数不多、演讲经验不足的朋友常会犯这样的错误。他们由于紧张,由于不自信,恨不得快点讲完快点下台,所以他们的演讲就像机枪扫射一样铺天盖地,听众还没缓过神来,他们已经讲完了。可竞聘演讲毕竟不是百米赛跑,不是谁讲得快谁就能获胜。讲得越快,听众越不容易听清楚,演讲的效果越不好,演讲者是受累不讨好。
那么,我们怎么才能避免语速过快的尴尬呢?最有效的方法当然还是要从心理层面入手,要克服对于竞聘演讲的紧张恐惧心理。当我们站在台上不再紧张害怕的时候,呼吸就会平稳、心跳就会正常,潜意识里也就不会再有“快讲完、快结束这种折磨和煎熬”的声音,语速自然而然也就能慢下来。而语速一旦慢下来,又会反过来促使演讲者更加自信、更加从容,形成良性循环,以良好的状态完成演讲。
另一种可能是演讲语速明显慢于正常语速。同样的道理,咱们现在所讲的“慢”,也不是语速快慢变化的“慢”,而是贯穿始终的一味的“慢”。当然,就概率而言,在竞聘演讲中出现这种情况的概率要明显低于第一种可能。为什么平时讲话语速正常的人,上得台来语速一下子就慢下来了呢?其实,语速过快是由于紧张,语速过慢又何尝不是由于紧张呢?因为紧张,一上台脑子就蒙了,一片空白,准备好的讲稿也忘了一大半了,只能“临场发挥”,边想边说,语速自然就慢下来了。要避免这种情况发生,我们还要从克服竞聘演讲紧张恐惧心理入手,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当然,也有的朋友不完全是由于紧张,他们之所以语速过慢,是由于有不良的语言习惯,比如,爱拖长音、打官腔,爱重复,“这个”、“那个”、“然后”等口头禅一大堆,这些也都会减慢语速,造成听众长时间的听觉空白和等待。这样一来,整个演讲就会显得拖泥带水,很不利索,这就需要演讲者刻意纠正和杜绝这些不良的语言习惯。至于怎样去纠正,我在后面会讲到。
说完这些,我们再回到语速变换这个话题。大家应该很清楚了,即便我们用正常的语速演讲,不快也不慢,也没有不良的语言习惯,那么还是不合格的,因为它太过平淡。在谈音量的时候我已经说了,在演讲中音量不应该是一个恒定值。同样,竞聘演讲中语速也不应该是一个恒定值,它应该是以一个基准语速为轴心,根据演讲者所要表达的内容和情感需要而上下波动的。特别要注意的是,语速的变化和音量的变化往往是相互关联的。比如,当演讲者情绪激动、慷慨激昂的时候,势必要提高音量,与此同时很自然地会加快语速;当演讲者陈述事实,情绪比较舒缓的时候,语速多半会维持在平均值范围之内,相应的音量也不可能太高。因此,和音量一样,竞聘演讲中的语速也应该是一条波浪线。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演讲中语速的变化,我给大家讲一个实例。
据统计,美国人讲话的语速是平均每分钟125-150个词。美国著名黑人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有一个非常经典的演讲——《我有一个梦想》。在这个演讲中,马丁•路德·金以明显慢于平均语速的每分钟92个词涓涓流水一般开篇,但到结尾时,却达到了暴风骤雨般的每分钟145个词,令人血脉贲张、情绪激动。《我有一个梦想》之所以如此具有冲击力和震撼力,得益于其精彩的内容,更得益于马丁•路德·金对语速与情感之间关联的精准把握和完美诠释。
那么,我们普通人能不能达到这样的境界呢?我认为,只要用心揣摩、认真练习,我们是完全可以做到的。怎么练习呢?
首先,要仔细阅读自己的讲稿,用笔在我们认为应该提高音量、加快语速、加重语气以及停顿(加重语气和停顿后面会讲到)的地方做好标记,然后,一遍一遍地反复练习,在练习的时候最好要录音。因为,只有当我们把自己的演讲录下来进行回放的时候,才能非常清楚地感知到自己的语速究竟是快是慢,而且是不是在该快的时候快,在该慢的时候慢。另外,对于那些拖长音、重复、口头语等不良的语言习惯,大多数朋友可能已经习以为常了,感知不到,只有在听录音回放的时候才能发现,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去纠正和克服。有很多学员对我说,一听录音大吃一惊,严重怀疑这是自己讲的。他们原来想象中的演讲效果可不是这样的。我告诉他们,这就是你演讲的真实状况,你的想象和你演讲的实际效果是有出入的。也正是基于这一点,所以我强烈建议大家在练习演讲的时候最好录音,而且要反反复复地多录几遍。听录音就和我们照镜子一样,哪里有问题一目了然,我们再专门针对这些问题去练习,可以节省时间,提高效率。这样重复若干遍以后,我们的演讲自然会渐入佳境。
竞聘演讲,事关前途。找竞聘演讲专家,定制竞聘稿,为竞聘成功保个险!如需写稿,请咨询右边的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