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我们一定要正确理解考官的问题。
说到正确理解考官的问题,我先讲一个小故事。从前有个小国去给大国进贡,贡品是三个一模一样的小金人,金光闪闪,非常惹人喜爱。大国国王看了非常高兴。但是,他高兴太早了,小国使臣给他出了一道难题,请他判断这三个金人哪个最有价值?国王把珠宝匠叫来,称重量,看做工,仔细研究,怎么也分不出谁优谁劣。这可怎么办呢?堂堂大国,就这样颜面扫地吗?
这时,国王手下的一位老臣说他有办法。老臣当着使者的面将三根稻草分别插入三个小金人的耳朵里。第一根稻草从小金人的另一边耳朵里出来了,第二根稻草直接从小金人的嘴巴里掉出来了,只有第三根稻草落到了小金人的肚子里。老臣说:“第三个小金人最有价值!”这就是流传甚广的“三个小金人”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与人际沟通中一定要善于倾听。
具体到竞聘答辩,我认为善于倾听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回答问题不抢答。竞聘答辩虽然比较紧张,但是我们必须明确,答辩题是必答题,不是抢答题。所以,我们一定要认真听,等考官的问题问完以后,再从容作答,千万不要急。人家考官那边话音还没落呢,你这边就匆匆忙忙地回答了,从你的角度分析,你可能是为了表现自己成竹在胸,什么问题都问不倒你,什么问题都能脱口而出、对答如流。但是,这恰恰是一种缺乏礼貌甚至是异常紧张的表现。不是有那么句话吗?一个人越炫耀什么,就说明他的内心越缺少什么。你越是表现得“我是考不倒的”,实际上恰恰证明了你害怕被考倒。所以,不要忙。要在考官的提问和你的回答之间有一个适当的停顿,不要害怕这样的停顿。
二是正确理解题意。在答辩的时候,有不少朋友虽然貌似在认真听题,中途也没有抢话,但答辩的结果却还是不理想。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根本没有听懂或者说根本没有理解考官的问题,答案和问题偏离太远。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可能是因为竞聘者太紧张了,思维短路,影响理解;另一方面,也可能是由于竞聘者对这一类问题有所准备,有了一个自以为是的“万能答案”,考官的问题还没有问完,他们脑子里已经冒出了那个“万能答案”,这样极有可能造成答案和问题说不上话。咱们举个例子。比如,在一次竞聘答辩中,考官的问题是:“请你描述一下,如果你竞聘成功,你会为工作带来哪些改善?”说句实在话,这是一个难度指数比较低的问题,也没有问中有问、话中有话之类的答题陷阱,考官就是想了解,如果由你来主持工作,你会把工作做成什么样子。很显然,这样的问题要的是结果,你需要描述的是在自己的努力下,整体工作会呈现出怎样的态势。但是,有一位答辩者却滔滔不绝地向考官描述自己上任以后要如何开展工作,这和题目的要求就风马牛不相及了。究其原因,就是因为他没有准确理解题意。
竞聘演讲,事关前途。找竞聘演讲专家,定制竞聘稿,为竞聘成功保个险!如需写稿,请咨询右边的客服。